全国首批、全省试点!水美乡村看永胜-尊龙凯时贵宾会

来源: 作者:徐天永 何世辉 编辑:李诚洁 阅读人数:

“今年永胜县举办的三川荷花季,数万人在这里参加开幕式,不再显得拥挤,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水变清了,路变宽了,沿岸绿了,这些变化,都是永胜县水系连通项目带来的效应。”三川镇人大主席郭娅如是说。

“一河道一特色一亮点”“一河一景一文化”

——永胜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初显成效

“今年永胜县举办的三川荷花季,数万人在这里参加开幕式,不再显得拥挤,一个最大的变化是水变清了,路变宽了,沿岸绿了,这些变化,都是永胜县水系连通项目带来的效应。”三川镇人大主席郭娅如是说。

中泥河源头翠湖龙潭。(记者 徐天永 何世辉 摄 )

2020年4月,永胜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55个、云南省仅有的3个试点县项目之一。永胜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批复概算总投资4.84亿元。其中,水利项目投资1.87亿元,整合项目实际投资2.97亿元。

水系连通项目自去年9月开工建设,于今年4月竣工。通过水利项目建设,共完成河道集中连片治理总长61.274千米,主要对中泥河干流及盐塘河、砂坝河、坝箐河等12条支流开展河道清淤疏浚、岸坡整治等工作。

项目开工以来,永胜县以“一河道一特色一亮点”“一河一景一文化”为思路,坚持把水脉与山脉、文脉、城脉有机融合,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工作;把试点项目建设纳入全县工作总体布局一体谋划、协同推进,层层分解建设任务要求,充分发挥生态环境、自然资源、水利、住建、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职能作用,加强各级政府、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,共同推进项目实施;突出“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”的生态理念,从水环境、水资源、水生态和水文化多角度、全方位打造亮点水体,努力实现“人水和谐”。

“通过项目实施,积累了一套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为今后开展水生态系统治理提供了‘水相连、路相通、景相依、绩相应’的综合治水示范样板。”永胜县河长办副主任马赛琴说。

项目建设前的中泥河畔。(记者 徐天永 何世辉 摄 )

筑“牢”水安全

三川镇位于永胜县西北部,境内地势平坦、人口集中、农田连片。中泥河及支流横穿三川坝区,是当地农业生产、群众生活的重要水源,由于周边产业不断发展,挤占河道行洪空间,加之多年来缺乏系统治理,导致河道淤积萎缩、水系连通不畅、河岸带生态环境退化。近年来,洪涝泥石流灾害频发,给三川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。据统计,仅2019年全年,三川镇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7万元,农田受灾面积0.94万亩,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。

试点项目按照“流域为整体、区域为单元、山区保护、坝区修复”的治理思路,通过采取水系连通、河道清障、清淤疏浚等措施,不断提升项目区内河道水生态功能,优化水生态空间体系,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,有效保护湿地3.5平方公里,23个村委会15万人受益,防洪保护耕地9.97万亩。项目实施后,减轻了河道泥沙淤积情况,恢复了河道行洪排涝空间,保护了河湖周边耕地不受洪涝灾害影响,保障了粮食安全,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川坝区雨季常年水患问题,对保障耕地种植和粮食安全,直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
项目完工后的中泥河岸。(记者 徐天永 何世辉 摄 )

写“活”水文章

永胜县始终坚持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乡村振兴治理思路,通过永胜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“强基础”,实施“美丽三川”田园综合体项目“补短板”,实现水资源优化利用效率跨越式提升,全面促进河道周边产业发展。经初步测算,莲藕种植收益每亩可增加300元以上,三川镇1.2万亩种植面积总计可增收360万元以上产值;以软籽石榴为主的水果种植收益每亩可增收150元以上,3000亩种植面积总计可增收45万元以上产值。农业总产值预计可增收405万元以上。同时,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景观农业,每年可吸引大量游客,保守估计,每年游客总量可增加50万人,按照每人每天平均消费300元的标准,旅游业收入预计可增收1.5亿元,可直接带动当地增加就业岗位1220个。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收益、带动就业、壮大村集体经济、土地流转等方式,可大幅增加农民收入,大力促进当地村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,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,走出一条以水利助推农业增绿、农村增美、农民增富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
中泥河畔的万亩荷塘。(记者 徐天永 何世辉 摄 )

做“美”水环境

项目以建设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水美乡村为目标,结合“美丽县城”“美丽三川”田园综合体建设,深度挖掘滇西名胜古迹之一灵源箐观音阁、边屯文化,“万亩荷塘”的田园风光,与项目区内人文历史、田园风光、旅游开发相结合,在河流村庄节点位置,把河湖流域自然特征与村庄点状人文特性相串联,治水、营境、景观相统一,合理建设滨水滨岸地带、亲水便民设施等,营造优美宜居的水美乡村,美化人居环境,满足当地流域15万人农村居民游憩等美好生活需要,提高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战略效果的获得感和美好生活幸福感。

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:0888-5596997 举报邮箱:3239896935@qq.com
举报电话:0888-5596997 客服电话:0888-5596997 客服qq:3239896935 电子邮件:3239896935@qq.com
主管单位: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: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:丽江网运营中心 丽江新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

丽江网运营中心 尊龙凯时贵宾会的版权所有:© lijiang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"));

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:d-2015-067     
网站地图